2019年12月4日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哪个适合您的项目
你在网上发现了概念图。你认为这有助于整理项目中的杂乱信息,但随后你听说了思维导图。

在不知道选择哪个的困惑中,你打开Google寻找答案。然而,文章看了一篇又一篇,你的问题像滚雪球一样增长。一些博客文章认为,
> 思维导图不适用于实际信息,因为它是层次结构的。现实生活是相互关联且复杂的。而另一些似乎持相反观点!
> 思维导图比概念图更...灵活。概念图具有更好的层次结构。
你在想,是否有一个明确且实用的答案?我只想整理这些堆叠的杂乱信息!幸运的是,这正是我要告诉你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告诉你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在不同项目中使用它们的时机。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区别
TL;DR:
概念图 | 思维导图 |
一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网络。 | 一个组织信息的树状图。 |
适合知识图谱和内容差距分析 | 理想用于头脑风暴、创意生成和快速记笔记 |
用于多对多关系的背景知识和内容的映射。 | 用于具有简单一对一关系的节点。 |
更具逻辑性 | 更具灵活性 |
由于连接词而可验证。 | 不可验证 |
超过20个节点时难以修改 | 即使是大型图也容易修改 |
定义
诺瓦克式概念图看起来像这样:
概念图(网状图)技术由康奈尔大学的Joseph D. Novak博士开发。他将概念图定义为,
> 组织和表示知识的图示工具。它们包括被称为节点的概念,以及由线和线上的文字显示的概念之间的关系。线上的词是连接词或连接短语。
简单来说,概念图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网络。诺瓦克的团队对如何制作一个不错的概念图提出了多项建议。我们在这个教程中详细说明。
布赞式思维导图是辐射结构的,像这样:

>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直观组织信息的图表。思维导图是层次结构的,显示整体中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是一个组织信息的树状图。布赞建议所有思维导图应该只有一个中心主题。主要想法直接连接到这个主题,子主题从主要想法分支出去。
视觉结构和特征
概念图看起来更复杂,而思维导图本质上是树状图。它们对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关注点。
概念图重视主题和连接,而思维导图本身更关注主题。因此,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概念图更清楚地解释了为什么某些节点相互连接。而另一方面,当你只是想快速记录下尽可能多的主题和信息时,思维导图是更好的选择。
概念图主题可以交叉链接,但思维导图主题不能。因此,在概念图中可以展示多对多的关系。
概念图中的每个命题都是一个声明,而思维导图不包含命题的概念。在概念图中,每两个连接的节点及其连接短语形成一句话。例如,“主题A主题B”是一个命题。因此你可以阅读和验证图。
由于它们的相似性和不同的优势,人们自然会将它们混合在一个图中。👇如下所示:

优缺点
上述特征导致下列优缺点。
概念图
优点
对观众更少歧义。
理想用于展示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难以被明确书写或口述,比如公司的某些共识或心理模式。
适合硬核知识建模。
有助于内容差距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概念网在识别研究差距方面是有益的 。但要最好地实现这一点,你需要数据分析工具的帮助。
缺点
不利于协作。由于其高学习曲线和复杂的规则。
难以制作。线条重叠。连接复杂。最关键的是还要组织它们!
可读性低。当你有超过20个节点时,这就更糟糕了。
思维导图
优点
适用于学术和商业环境。
有助于头脑风暴。你只需专注于列出主题。
易于制作。学习曲线低。没有繁琐的多对多关系,仅有树状图。
灵活的更改(在思维导图软件中)。连接和布局是自动生成的。可以通过拖放轻松附加或分离主题。思维导图可以不断更新。
更易阅读。无需从纸的一角跳到另一角。
缺点
对观众来说歧义更多。由于缺乏连接短语。
不擅长表达隐性知识。由于缺乏连接短语和简单关系。
不适合深入分析。思维导图不太推动你深入研究列出的概念。好了,比较完了,现在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进一步阅读 + 如何制作概念图 + 如何通过思维导图管理你的时间
何时使用哪个:电子表格测验
总的来说,我发现有四个因素决定了你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之间的选择。它们是受众、情境、可用性和内容。我编制了一个测验供你自测:
受众 | 情境 | 可用性 | 内容 |
你的图是否面向广泛的受众(例如,跨年龄组和教育背景)? | |||
是否可以让你的受众对你的图有一些程度的困惑? | 是否需要讨论或头脑风暴你的图(在某些阶段)? | 你是否正在寻找快速和容易制作的东西? | |
你的图是否要求高可读性? | 你的内容是否在某些阶段不断更新? | ||
主题之间的关系类型是否相似且简单? |
通过在电子表格中勾选是或否,砰!你就会得到一个图示的建议。你可以通过点击图像下载这个电子表格。

常见问题
如果你无所畏惧并想深入挖掘。在下列问答中继续查看。不错的工作!😉
概念图在拥有一个以上的中心主题上胜过思维导图?
这个说法有点可疑,有两个原因。
根据诺瓦克的建议,概念图最好在最上面有最具包容性的主题。通常那个一般主题是一个聚焦的问题。
通过增加浮动主题,思维导图可以同时容纳多个中心主题。
思维导图在生成新想法上比概念图更好?
思维导图更多地集中于主题生成,但不一定是“新”想法。概念图通过交叉结构和连接短语可以在提供新角度和视角上可能更为有效。
思维导图只能展现一对多的关系?
思维导图可以使用标签、添加链接、总结等展示多对多的关系。但我强调的是思维导图结构的核心是树。标签、边界和关系更像是主结构的装饰。
在某种程度上,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就像一个谱系的两端。它们有差异,但可以演变为更像彼此。
概念图有更强的研究支持比思维导图?
概念图确实在学术上有更多支持。然而,两种技术都有多项研究支持。思维导图的平均效果量是0.63。概念图的效果量是0.66,并且在参与者利用好映射时会增加 。
注意所有教学方法的平均影响只有0.4!但我们也需要承认,大部分这些研究在实验设置和样本大小上存在不一致性。
因此结论是,概念图在教学和学习上略微比思维导图更有效,但两者没有绝对优势。
最终思考
概念图还是思维导图,真的需要做出选择吗?
是的……又不一定。🤪
如果你已经创造了一些东西并想改进,那么是的。
如果你在创建第一个信息图之前已经挖掘了数小时,那么不需要。记住,无论是思维导图还是概念图,都只是一个图表模型,它们没有绝对的对错。
它们是工具,而你是创造者。工具为你服务,不是相反。真正提高生产力的第一课也是行动,而不是过度思考。
此外,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可以混合的!查看我们的组合映射指南。
如果我遗漏了什么,请在评论中告知我或给我发推。
快乐制图~